September 19, 2017

NC故事

初次跟大家見面!先自我介紹,我叫「新造的人」,於2004年出生。
我相信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,我樂於聽故事,也樂於把這許多珍貴的故事與人分享。但與此同時,我也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,這可是我第一次跟別人說呢!

懷胎期

1994年,一位澳洲宣教士來到香港,學廣東話,為一群有同性戀掙扎的基督徒開辦支持小組,因此把關愛這小群的理念傳遞到本土,讓本地同性戀者得嚐到一份溫暖和愛!
生命影響生命,支持小組辦了數年後,累積了一群在小組中得到造就,選擇了離開同性戀生活的「後同」(見常用語[1])。2001年終於有五位後同與熱心的前輩首次在銅鑼灣會面,共同策劃、探索如何服務有同性戀掙扎的朋友。

誕生了!

至2004年2月,康貴華醫生與一群後同已定期聚會了一年,群策群力下正式確立了服務同性戀者的目標,終於我有了名字——「新造的人協會」,我正式誕生了!
從出生開始走過九年,我在當中一邊服務一邊成長,漸漸我不再只關心來訪者的性傾向,或該說我愈來愈能看見,比起性傾向,每個人都有更深的生命、靈性需要,我變得更在乎他們的自我形象、友際關係、生命歷程、孤單感……於是,我對來訪者的關注漸次超越性傾向的所謂「直」與「孿」,盼望他們從過去的疑惑和矛盾中走出來,更肯定自己和愛自己,突破只能順著慾望而活的生命,從而重拾真正的「自由選擇」。

成長不易

我期望給來訪者全人的關懷,所以不論來訪者在堅決改變或去向未明的境遇中,不論你在戀愛關係的不同季節中,我都樂意和你一起探索前路。
即使是在輔導或小組的過程中,來訪者選擇展開同性關係,我也不願在你有需要的時候抽身離去,寧願靜靜守候同行。當然,九年來我在熱心加上努力學習下,更能夠情理兼備地與不同立場和不同選擇的朋友對話與懇談。今天的我不是放棄了立場,我依舊希望與一群後同同行,實踐他們所期望的生活,每位都學懂擁抱自己的生命,作出果斷的抉擇;我亦懂得了人生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明白到搖擺和掙扎,我也學習尊重後同的多元與複雜。

有了家人

我不是醫生,也不是嚴厲的督導。我有時是輔導員可以和你深入探討你生命中不敢說出來的秘密,有時是你亦師亦友的組長,也有時輕鬆地組織旅行、舉辦營會、製作情人節巧克力和中秋月餅、行山、Karaoke、籌備歌唱班和畫班、作曲填詞、聖誕報佳音和聯歡……甚至會幫忙搬家,有家庭聚會,出席婚禮浸禮不在話下,成員中有小新生命誕生的話,還會共赴滿月薑宴等等。
像教會聚會?像舊同學聯誼活動?像興趣班?無論你的身分是來訪者、義工、同行者……我只是想在你人生路程上,提供一個「家」的感覺,讓彼此加添一點正能量,無分你我,彼此珍惜,結伴前行。

「你」我踏上成長路

我一直與來訪者一同成長,因為他們不僅是「服事對象」,我期望:今天我作在「你」身上的,他日「你」也作在別人身上。
歷來的支持小組,也有不少組員成為組長,甚至有家屬支持小組(由二零零四年開始為同性戀者的家屬開設支持小組,名為「盼望組」)的爸媽勇於當組長,走進人家子女的內心世界,坦誠互動一起成長。

這些組長義工們不是認為自己「無問題」,可以指導別人了,他們只是明白「不要等自己的問題解決了才服務人」,每一個人都走在路上,在成長當中與另一些也在成長中的人相遇,彼此支持互勉,大家才能一步一步走下去,我「新造的人」也是如此啊!

我的故事還未完,待你一起延續下去……